跳至主要內容

垃圾債券評級:如何有效辨識高收益與風險?

近期債券市場風雲變幻:你準備好如何應對了嗎?

你最近是不是常聽到「債券」這個詞?從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的債信評等被調降,到看似高風險卻又具備高潛力報酬的「垃圾債券」重獲市場關注,再到新興可轉換債券市場的估值異動,這些現象無不牽動著投資人敏感的神經。同時,個別企業的債務困境也為市場敲響警鐘,提醒我們投資世界的複雜性。

顯示全球債券市場波動與潛在機會的圖表。

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解析當前債券市場的種種現象,幫助你理解這些事件背後的邏輯與影響,無論你是剛開始接觸投資的高中生,還是對財經有興趣的非專業人士,都能輕鬆掌握債券市場的最新動態與潛在的機遇與挑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樣多變的環境下,我們該如何明智地做出投資決策。

垃圾債券的兩面性:高收益與隱藏風險

當你聽到「垃圾債券」這個詞,是不是會覺得有些負面?其實,它在財經領域有個更專業、也更中性的稱呼,叫做「高收益債券」。顧名思義,這類債券的殖利率通常比一般債券來得高,但相對的,它也伴隨著較高的風險

那麼,什麼是垃圾債券呢?簡單來說,它指的是那些發行公司的信用評級低於「投資等級」的公司債券。國際上主要的信用評等機構,像是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穆迪(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和惠譽(Fitch Ratings),會給發行債券的公司一個分數,如果這個分數低於標準普爾或惠譽的BBB級,或是穆迪的Baa級,那它就被歸類為垃圾債券。儘管名字不討喜,但歷史數據顯示,從1983年到2023年,垃圾債券的年化回報率平均高達8.3%,甚至超越了美國公債的5.8%!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追求高殖利率投資人眼中,垃圾債券依然有其吸引力。

為了更清楚地了解高收益債券與投資等級債券的差異,我們可以參考以下對比:

特性 投資等級債券 高收益債券(垃圾債券)
信用評級 BBB- (標準普爾/惠譽) 或 Baa3 (穆迪) 以上 BB+ (標準普爾/惠譽) 或 Ba1 (穆迪) 以下
殖利率 相對較低 相對較高
違約風險 較低 較高
發行機構 財務穩健的政府或大型企業 信用風險較高的企業
適合投資人 穩健型、保守型投資人 追求高報酬且風險承受度較高的投資人

特別是在聯準會(Federal Reserve)採取寬鬆貨幣政策,例如降息或購買政府證券的時候,市場上的資金會變得充裕,借貸成本降低,這時候垃圾債券的表現往往更佳,回報率甚至可能達到11.7%。然而,高收益總是伴隨著高風險。垃圾債券主要面臨兩大風險:

  • 信用風險: 這是指發行公司因經營不善或其他原因,無法按時支付利息或償還本金的風險,也就是所謂的「違約」。由於垃圾債券的發行公司信用評級較低,它們的違約機率自然比高評級公司來得高。
  • 利率風險: 如果你在債券到期前需要出售,市場利率的變動可能會影響你出售的價格。當利率上升時,債券的價格通常會下跌,你可能因此面臨本金損失

在考慮投資垃圾債券時,除了上述風險,投資人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 流動性風險: 相較於投資等級債券,垃圾債券的市場交易量可能較低,導致在需要賣出時不易找到買家或可能面臨較大的買賣價差。
  • 經濟週期敏感性: 垃圾債券的表現與整體經濟景氣高度相關。在經濟衰退時,發行公司的違約風險會顯著上升,可能導致投資損失。
  • 宏觀經濟環境: 關注全球經濟成長、通膨預期及央行貨幣政策的動向,這些因素都會直接影響高收益債券的市場表現。

因此,對於新手投資人來說,直接挑選個別的垃圾債券風險很高。專家建議,如果你想參與高收益債券市場,更安全的方式是透過垃圾債券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共同基金。這些工具已經替你做好了多元化配置,將資金分散投資在多個高收益債券上,這樣即使其中一兩家公司違約,對你整體投資組合的影響也會小很多。在投資前,務必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度與財務目標,並建議諮詢專業的財務顧問,聽取他們的建議。

美國債信降評的漣漪效應:殖利率飆升與股市震盪

最近,你可能也聽說了國際信用評等機構穆迪,將美國的主權債信評等從最高的「AAA」調降到「Aa1」。這聽起來好像離我們很遠,但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的債信評等變動,其實會在全球市場上掀起不小的漣漪。為什麼會這樣呢?

描繪美國政府債務增長與財政壓力的示意圖。

穆迪之所以調降美國的債信評等,主要有幾個原因:

  1. 政府債務持續增加: 美國政府的總債務已經達到驚人的36.2兆美元,而且還在不斷攀升。
  2. 財政赤字擴大: 國家收入和支出之間的缺口越來越大,這表示政府借的錢越來越多,但還錢的能力卻受到質疑。
  3. 利率上升: 當市場利率走高時,美國政府發行新債券的成本也會增加,使得債務負擔更重。
  4. 未來支出計畫:: 像是未來的稅改延長方案,預計也會增加巨額的政府支出。

這些因素讓穆迪認為,美國政府的財務狀況未來可能面臨更大的挑戰,因此下調了它的信用評等。而這個調降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推升了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升破了5%,創下2023年11月以來的新高。你可能會問,殖利率上升代表什麼?它其實反映了市場對這類債券的「風險提高」的擔憂。當投資人覺得買這支債券風險變高了,他們就會要求更高的利息(也就是更高的殖利率)才願意買單,這對發債的機構來說,意味著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來吸引投資人

那麼,美債殖利率攀升又會對股市造成什麼影響呢?

  • 資金流向改變:美債殖利率升高,一些保守型投資人可能會覺得債券的報酬變得更有吸引力,他們可能會將資金從波動較大的股市轉移到相對穩健的債市,尋求固定收益。
  • 政府及公司借貸成本提高: 美國政府的借貸成本增加,同時也會連帶影響到企業的融資成本。對於那些高度依賴融資的企業,特別是科技股、成長股等,它們的借貸成本會變高,這會直接影響到它們的獲利能力。因為企業借錢來擴張、研發的成本變高了,就可能壓縮他們的利潤空間。

面對美債殖利率的變動,投資人可以關注以下關鍵指標:

  • 通膨數據: 通膨持續高漲可能促使聯準會維持高利率,進一步推升債券殖利率。
  • 聯準會政策聲明: 密切關注聯準會對未來利率路徑的預期,及其對經濟前景的判斷。
  • 全球資金流向: 觀察國際資金是否從新興市場或高風險資產流向美元或美國國債,這會影響全球市場的流動性。

所以,美債降評不僅僅是數字的變動,它更是一個信號,告訴我們全球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資金流向和風險偏好的重新調整。作為投資人,我們必須密切關注這些變化。

債券信用評級:投資級與非投資級的風險辨識

在投資債券時,你一定會聽到「信用評級」這個詞。它就像是給發行債券的機構(可能是政府、也可能是公司)打分數,這個分數高低,直接關係到它們的還款能力和違約風險。就像我們考駕照有不同的級別,債券也有不同的信用評級

圖示債券信用評級與投資風險之間的關係。

全球最主要的三大信用評等機構就是前面提到的標準普爾、穆迪惠譽。他們會透過一套嚴謹的分析方法,評估發債機構的財務狀況、經營能力、產業前景等等,然後給出一個字母組合的評級。通常,評級越高,代表該機構的還款能力越強,違約風險越低;反之,評級越低,則違約風險越高。

讓我們來看看主要的債券信用評級如何區分:

標準普爾 / 惠譽 穆迪 評級意義 風險等級
AAA, AA, A, BBB Aaa, Aa, A, Baa 投資等級債券 較低違約風險,適合穩健型投資人
BB, B, CCC, CC, C Ba, B, Caa, Ca, C 非投資等級債券(又稱垃圾債券高收益債券 較高違約風險,利息誘人,適合高風險承受度投資人
D D 違約 已違約,無法支付本金或利息

從表格中你可以看到,BBB級(穆迪的Baa級)以上被稱為「投資等級債券」,它們的違約風險相對較低,是許多保守型投資人或大型機構的首選。而低於BBB級(穆迪的Baa級)的,就是我們前面提過的「非投資等級債券」,也就是「垃圾債券」或「高收益債券」。這類債券雖然會提供更高的利息來吸引投資人,但相對的,你也要承擔更高的違約風險

債券市場種類繁多,除了信用評級,理解不同類型債券的基本特性對於構建多元化投資組合至關重要:

債券類型 發行機構 主要特性 典型風險
政府債券(公債) 國家政府 信用風險最低,流動性高,收益率通常較低 利率風險、通膨風險
公司債券 企業 提供固定利息,收益率介於公債和可轉換債之間 信用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
可轉換債券 企業 可轉換為股票,兼具債券和股票特性,潛在收益較高 信用風險、股票市場波動風險、利率風險
地方政府債券(市政債) 地方政府 通常享有稅務優惠,用於公共建設 信用風險(取決於地方財政)、利率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BBB級的公司債在整個債券市場中佔比最大,約有一半左右。這表示許多公司為了降低融資成本,會努力維持在這個信用評等以上。對我們投資人來說,理解這些信用評級,就像是拿到了一份風險說明書,能幫助我們在選擇債券時,更清楚地辨識潛在的風險,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而落入陷阱。

可轉換債券市場的估值迷思:新券熱潮與擇券智慧

除了傳統的公司債主權債債券市場還有另一種獨特的產品,叫做「可轉換債券」,簡稱「轉債」。它是一種混合型證券,既有債券的固定收益特性,又帶有股票的潛在增長空間,因為在特定條件下,投資人可以將其轉換成發行公司的股票。這種特性讓轉債市場上獨樹一格。

然而,最近的可轉換債券市場卻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新發行的轉債(尤其是上市不超過六個月的)估值已經達到了歷史極高的水平。舉例來說,次新百元溢價率已經達到36%左右,和常規百元溢價率的差值也有8%,這些數字都是2020年以來的歷史新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造成新券估值高漲的原因有幾個:

  1. 資金流向: 雖然一些非機構資金的參與不如預期,但基金持有轉債的規模卻大幅增長,顯示機構投資人對這類債券有著強烈的需求。
  2. 期限結構:: 許多舊的轉債剩餘期限較短,而新發行的轉債期限較長,這使得新券在定價上更能突破以往的極限,吸引那些尋求長期配置的資金。

理論上,新券的估值是不存在上限的,尤其是在其上市後的最初幾個月。但當前這樣極高的估值,也意味著未來的潛在回報空間可能有所下降,賠率不再像以前那麼有吸引力。而且,新舊轉債之間的優勢差異也已經不再那麼明顯。

那麼,面對這樣的市場狀況,我們投資人該如何制定投資策略呢?

  • 關注價格區間: 建議可以關注那些價格在120-125元以下,且具備「反內卷」或「科技」等具備潛力方向的低價、中低價可轉換債券
  • 機構偏好: 由於機構投資人對特定類型的轉債(例如與科技發展相關的)偏好可能會延續,因此,這些具備「beta」方向的轉債可能仍有表現機會。

在當前高估值環境下,投資可轉換債券時,應特別留意以下因素:

  • 正股基本面: 可轉換債券的表現與其對應的股票表現高度相關,務必深入分析發行公司的財務狀況與未來展望。
  • 轉股溢價率: 溢價率過高可能意味著轉換成股票的成本較高,影響其潛在收益。
  • 市場流動性: 雖然可轉換債券市場整體流動性較好,但個別券種仍可能面臨流動性不足的挑戰。

目前,整個可轉換債券市場的平均百元溢價率約為27.83%,這在近半年及近一年的歷史上都處於100%的最高分位。這提醒我們,在追逐高估值的同時,也別忘了評估潛在的風險,畢竟高處不勝寒,任何投資都需要保持理性。

企業債務危機的警示:從路勁案例看風險管理

債券市場中,除了國家發行的主權債,還有各式各樣的「公司債」。當一家公司發行債券,就等於向投資人借錢。而當經濟環境不佳,或是企業自身經營出現問題時,就可能引爆「企業債務危機」。最近,香港上市的房地產開發商路勁(股票代碼:1098)的案例,就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表現企業面臨債務困境與重組挑戰的視覺化圖形。

路勁的困境,是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的一個縮影。由於市場銷售疲弱、融資困難,導致公司的現金流狀況急劇惡化,遠遠超出了預期。在這樣巨大的壓力下,路勁未能按時支付2029年7月和2030年1月到期票據的利息。更嚴重的是,他們決定暫停支付所有離岸銀行債務、票據以及永續證券的所有到期應付本金及利息。

這次路勁暫停支付的離岸債務約涉及15.1億美元,其中應付利息約2,262萬美元,永續證券約8.9億美元。這對持有這些債券投資人來說,無疑是個壞消息。公司也明確表示,不打算贖回或回購這些票據或永續債,而是希望將部分資產出售所得的款項,用於全面的債務重組

目前,路勁正在積極管理其離岸債務,並已經開始與債權人討論,包括成立債權人團體、進行盡職審查以及評估各種可能的重組方案。這個案例告訴我們:

  • 宏觀經濟影響: 即使是大型企業,也難以擺脫宏觀經濟下行和行業困境的衝擊。當房地產市場整體低迷時,單一企業的銷售和融資都會面臨巨大挑戰。
  • 現金流的重要性: 現金流就像企業的血液,一旦枯竭,即使帳面上有資產,也可能因為無法按時支付債務而導致違約
  • 債務重組的複雜性: 當企業面臨無法償還債務的情況時,債務重組就成了唯一的出路。這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需要債權人債務人共同協商,可能會涉及債務打折、延期支付或以股抵債等多種方式。

對於投資公司債券的投資人而言,以下關鍵指標可作為評估風險的重要參考:

  • 負債權益比: 衡量公司資金來源中債務所佔比例,過高可能代表財務槓桿過大。
  • 利息覆蓋倍數: 評估公司獲利支付利息的能力,倍數越高表示償債能力越強。
  • 現金流狀況: 關注公司的營運現金流是否充裕,能否支應日常營運及債務償還。

以下表格概述了投資公司債券時常見的財務指標及其意義:

財務指標 計算方式 意義與判讀
負債權益比 (Debt-to-Equity Ratio) 總負債 / 股東權益 衡量公司資金來源中債務所佔比例。比率越高,財務風險越大。
利息覆蓋倍數 (Interest Coverage Ratio) 息稅前利潤 (EBIT) / 利息費用 衡量公司支付利息的能力。倍數越高,償債能力越強。
流動比率 (Current Ratio)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 衡量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比率大於1通常較佳。
現金流對債務比 (Cash Flow to Debt Ratio) 營運現金流 / 總債務 衡量公司營運現金流償還債務的能力,比率越高越好。

對於投資人來說,路勁的案例是一個重要的警示。它提醒我們,在投資任何公司債之前,都必須仔細研究公司的財務報表、現金流狀況以及所處行業的整體前景。了解這些潛在的風險,是我們保護自己投資的關鍵一步。

總結與展望:如何在多變的債券市場中穩健前行?

透過前面的討論,我們深入了解了當前債券市場的幾大熱點:從看似高風險卻又具備高潛力回報的「垃圾債券」,到全球金融市場關注的美國債信降評事件及其對殖利率和股市的影響,再到債券信用評級的重要性,以及可轉換債券市場的獨特估值現象,最後我們也透過路勁的案例看到了企業債務危機的真實寫照。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債券市場絕非一成不變,它如同股市一樣,充滿了機遇與風險。無論是主權債公司債還是可轉換債券,都蘊含著獨特的風險與回報特徵。對投資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審慎,深入理解每一種債券的本質、其背後的信用評級、潛在的違約風險以及市場的供需狀況。

在當前這個複雜多變的財經環境中,我們建議你:

  1. 深入學習: 花時間了解不同類型債券的特性,以及影響其價格和殖利率的宏觀經濟因素。
  2. 評估風險承受度: 誠實面對自己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而承擔過大的風險
  3. 多元化配置: 將資金分散投資於不同類型、不同評級的債券,甚至結合股票或其他資產,進行多元化配置,以降低單一投資風險
  4. 諮詢專業顧問: 如果你對債券投資感到困惑,或是不確定如何制定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務必尋求專業財務顧問的協助。他們可以根據你的個人情況,提供客觀的建議。

債券市場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平衡風險和追求穩定收益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理解它,善用它,就能幫助你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穩健地朝著你的財務目標前進。

免責聲明: 本文僅為教育性與知識性說明,旨在分享財經資訊,不構成任何財務建議或投資建議。任何投資均存在風險,請在做出投資決策前,務必進行獨立判斷並諮詢專業人士意見。

常見問題(FAQ)

Q:什麼是垃圾債券?

A:垃圾債券又稱高收益債券,指信用評級低於投資等級的公司債券。它們通常提供較高殖利率以吸引投資人,但也伴隨較高的信用風險和利率風險,適合風險承受度較高的投資人。

Q:美國債信降評對一般投資人有何影響?

A:美國債信降評可能導致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進而影響全球資金流向,使部分資金從波動較大的股市轉移到相對穩健的債市。同時,企業的融資成本也可能因此提高,影響其獲利能力。

Q:如何在多變的債券市場中降低投資風險?

A:建議投資人深入學習不同類型債券的特性,誠實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度,進行多元化配置將資金分散投資,並在有需要時諮詢專業財務顧問的意見,以制定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分類:外匯教學

搶先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

由 Compete Themes 設計的 Author 佈景主題
× Promotion